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首页 业界区 业界 学习不是脑子里塞满知识的行为

学习不是脑子里塞满知识的行为

俞秋荣 4 小时前
正文

  学习不是脑子里塞满知识的行为,知识是从客观世界中、从生活中来的,如果不能把它运用到生活中,那就是本末倒置。
  现在这个时代,大家都在焦虑学习。各种知识付费课程、读书会、学习群,仿佛不学点什么就要被时代抛弃了。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:学了那么多,为什么感觉还是什么都不会?
  一、大部分人把学习当成了收集癖
  你看看现在的学习现状:收藏夹里躺着几百个 “干货文章”,手机里下载了十几个学习 APP,书架上摆满了各种 “必读经典”。但是真正看完的有几个?看完了能用上的又有几个?
  这就像是在玩收集游戏,收集到了就有满足感,但是收集来干什么?不知道。
  我见过太多人,今天学时间管理,明天学沟通技巧,后天又去学投资理财。每个都学一点皮毛,每个都用不上。最后脑子里装了一堆互相冲突的理论,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,反而不知道该用哪一套了。
  这不是学习,这是在给大脑制造垃圾。
  二、知识如果不能解决问题,那就是废料
  真正的学习,应该是这样的:你遇到了一个具体的问题,然后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。
  比如说,你发现自己总是拖延,那你就去学习关于拖延的知识。学完了立刻去试,看看哪些方法对你有用,哪些没用。有用的留下,没用的扔掉。
  而不是先去学一堆关于拖延的理论,什么 “番茄工作法”、“时间四象限”、“GTD 管理法”,学了一大堆,结果还是在拖延。
  知识的价值,不在于你知道多少,而在于你能用它解决多少问题。
  三、最好的学习方式是 “现学现卖 “
  我发现一个规律:那些真正会学习的人,都有一个特点——学了就用,用了就改。
  他们不会囤积知识,而是把知识当成工具。需要什么工具,就去学什么;学会了立刻就用;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,再去学习改进。
  这就像是做菜,你不会先把所有的菜谱都背下来,然后再去做菜。而是想吃什么,就去学怎么做什么,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。
  现学现卖,这四个字就是学习的精髓。
  四、别被 “知识焦虑 “绑架了
  现在的知识付费市场,最喜欢制造焦虑:不学这个你就落后了,不懂那个你就被淘汰了。
  但是你想想,人类几千年的历史,真正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有多少?无非就是如何与人相处,如何解决问题,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。
  其他那些所谓的 “前沿知识 “、“底层逻辑 “,大部分都是包装出来的概念,换个说法而已。
  你不需要什么都懂,你只需要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好就行了。
  五、学习的本质是改变行为
  判断你有没有真正学会一样东西,标准很简单:你的行为有没有因此改变?
  如果你学了沟通技巧,但是和人说话的方式还是老样子,那你就是没学会。
  如果你学了理财知识,但是花钱的习惯还是没变,那你也是没学会。
  学骑自行车,不是记住 "如何保持平衡" 的理论,而是在摔倒多次后,身体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平衡。
  学习的目的不是让你变成一个 “知道很多 “的人,而是让你变成一个 “能做很多 “的人。
  知识只有转化成行为,才算真正属于你。否则,那些知识就像是别人存在你这里的东西,随时可能忘记,随时可能过期。
  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,能够灵活运用,举一反三,这才是学习。
  不是机械地记忆,然后在考试时原封不动地还给老师。
  所以,下次当你学习新知识时,不妨问问自己:这个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?我能在什么场景下用上它?如果不用它,会有什么后果?
  不要做一个知识的仓库,要做一个知识的炼金师。
  知识本身没有价值,只有被应用、被验证、被创造时,它才真正有价值。
 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:"教育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。"
  所以,别再往脑子里塞知识了。遇到问题,学点有用的;学完了,立刻去用;用不上的,果断放弃。
  南国微雪 Miyuki
  2025 年 9 月 1 日
封面图

1.jpeg

摄影师・画师 | Casey Horner
图源 | Unsplash
本文由博客一文多发平台 OpenWrite 发布!

来源: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,如果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相关推荐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