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设计模式/Java] 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(部分-整体模式)【19】
概述: 组合模式(Composite Pattern):= 部分-整体模式(Part-Whole Pattern)场景引入
场景1:文件系统的目录层次结构
[*]我们对于这个图片肯定会非常熟悉,这两幅图片我们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文件结构,对于这样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树形结构。
[*]在数据结构中我们了解到可以通过调用某个方法来遍历整个树,当我们找到某个叶子节点的时候,就可以对叶子节点进行相关的操作。
我们可以将这颗树理解成一个大的容器,容器里面包含很多的成员对象,这些对象即可以是容器对象也可以是叶子对象。
[*]但是由于容器对象和叶子对象在功能上的区别,使得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【必须要区分】容器对象和叶子对象,但是这样就会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作为客户,它希望能够一致地对待容器对象和叶子对象。
这就是组合模式的设计动机:组合模式定义了如何将【容器对象】和【叶子对象】进行【递归组合】,使得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区分,可以对它们进行一致的处理。
场景2:部分与整体的关系(电脑与零部件)
[*]电脑与其零件也是部分-整体关系
模式定义
[*]组合模式(Composite Pattern) 也称为 整体-部分(Part-Whole)模式。
[*]它的宗旨是通过将单个对象(叶子节点)和组合对象(树枝节点)用相同的接口进行表示,使得客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。
[*]用于把一组【相似的对象】当做一个【单一的对象】。
[*]组合模式依据树形结构来组合对象,用来表示部分以及整体层次。
[*]组合模式
[*]一般用来描述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,它将对象组织到树形结构中:
[*]最顶层的节点称为 根节点
[*]根节点下面可以包含 树枝节点 和 叶子节点
[*]树枝节点下面又可以包含 树枝节点 和 叶子节点。
[*]组合模式对单个对象(叶子对象)和组合对象(组合对象)具有一致性,它将对象组合到树结构中,可以用来描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。
[*]同时,它也模糊了简单元素(叶子对象)和复杂元素(容器对象)的概念,使得客户能够像处理简单元素一样来处理复杂元素,从而使得客户程序能够与复杂元素的内部结构解耦。
[*]模式的分类。
[*]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,它创建了对象组的树形结构。
[*]这种模式创建了一个包含自己对象组的类。该类提供了修改相同对象组的方式。
由上图可见:
[*]其实根节点和树枝节点本质上是同一种数据类型(蓝色圆圈),可以作为容器使用;
[*]而叶子节点与树枝节点在语义上不属于同一种类型,但是在组合模式 中,会把树枝节点和叶子节点认为是同一种数据类型(用同一接口定义),让它们具备一致行为
[*]这样,在组合模式中,整个树形结构中的对象都是同一种类型,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客户无需辨别 树枝节点 还是 叶子节点,而是可以直接进行操作,给客户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。
比如说,计算机的文件系统,文件系统由文件和目录组成,目录下面也可以包含文件或者目录,计算机的文件系统是用递归结构来进行组织的,对于这样的数据结构是非常适用使用组合模式的。
[*]组合模式的核心:借助同一接口,使叶子节点和树枝节点的操作具备一致性。
[*]在使用组合模式中需要注意一点也是组合模式最关键的地方: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。
[*]这就是组合模式能够将叶子节点和对象节点进行一致处理的原因。
模式的组成
组合模式角色:
[*]抽象根节点(Component)
[*]作为组合中对象声明接口,实现所有类共有接口的默认行为。
[*]树枝节点(Composite)
[*]定义有子部件的组合部件行为,存储子部件(组合树枝节点和叶子节点形成一个树形结构;)
[*]在Component接口中实现与子部件有关的操作。
[*]叶子节点(Leaf)
[*]叶子节点对象,其下再无分支,是系统层次遍历的最小单位;
[*]客户端(Client):
[*]使用 Component 部件的对象。
透明组合模式
[*]透明模式:把组合(树节点)使用的方法放到统一行为(Component)中,让不同层次(树节点,叶子节点)的结构都具备一致行为
其 UML 类图如下所示:
透明组合模式: 把所有公共方法都定义在 Component 中:
[*]好处:
[*]客户端无需分辨是叶子节点(Leaf)和树枝节点(Composite),它们具备完全一致的接口;
[*]缺点:
[*]叶子节点(Leaf)会继承得到一些它所不需要(管理子类操作的方法)的方法,这与设计模式 接口隔离原则 相违背。
解决方法:透明组合模式 中,由于 Component 包含叶子节点所不需要的方法。因此,我们直接将这些方法默认抛出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异常。
安全组合模式
[*]安全组合模式:统一行为(Component)只规定系统各个层次的最基础的一致行为,而把组合(树节点)本身的方法(管理子类对象的添加,删除等)放到自身当中
其 UML 类图如下所示:
[*]安全组合模式:
[*]把系统各层次公有的行为定义在 Component 中,把组合(树节点)的特有行为(管理子类增加,删除等)放到自身(Composite)中。
[*]好处
[*]接口定义职责清晰,符合设计模式 单一职责原则 和 接口隔离原则;
[*]缺点
[*]客户需要区分树枝节点(Composite)和叶子节点(Leaf)
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各个层次的操作,客户端无法依赖抽象(Component),违背了设计模式依赖倒置原则。
案例实践
CASE 树形结构
#include<iostream>
#include<memory>
#include <list>
using namespace std;
class Componet;
typedef shared_ptr<Componet> COMPONET;
//Component 公共类
class Componet {
public:
explicit Componet(string & _name) : name(_name){}
virtual ~Componet() {};
virtual void Add(COMPONET c) = 0;
virtual void Remove(COMPONET c) = 0;
virtual void Display(int depth){
for (int i = 0; i < depth; i++)
cout << "-";
cout << name << endl;
}
protected:
std::string name;
};
//Leaf 叶子
class Leaf : public Componet{
public:
explicit Leaf(std::string _name) : Componet(_name){}
~Leaf() override= default;;
void Remove(COMPONET c) override {
throw "Cannot remove from a leaf";
}
void Add(COMPONET c) override{
throw "Cannot add to a leaf";
}
};
//Composite 组合
class Composite : public Componet{
public:
Composite(string _name) : Componet(_name) {}
~Composite() {}
void Add(COMPONET c) override {
children.push_back(c);
}
void Remove(COMPONET c) override{
children.remove(c);
}
void Display(int depth) override {
Componet::Display(depth);
for (const auto& itr : children)
{
itr->Display(depth + 3);
}
}
private:
std::list<COMPONET> children;
};
//main 方法
int main(int argc,char **argv){
//建立根
COMPONET root(new Composite(std::string("root")));
//添加两片叶子到根
root->Add(COMPONET(new Leaf(std::string("Leaf A"))));
root->Add(COMPONET(new Leaf(std::string("Leaf B"))));
//创建分支
COMPONET compositeX(new Composite(string("composite X")));
compositeX->Add(COMPONET(new Leaf(std::string("Leaf A"))));
compositeX->Add(COMPONET(new Leaf(std::string("Leaf B"))));
//分支挂在根上
root->Add(compositeX);
//创建分支
COMPONET compositeY(new Composite(string("composite Y")));
compositeY->Add(COMPONET(new Leaf(std::string("Leaf A"))));
compositeY->Add(COMPONET(new Leaf(std::string("Leaf B"))));
//分支挂在另一个分支上
compositeX->Add(compositeY);
root->Add(COMPONET(new Leaf(std::string("Leaf C"))));
COMPONET leaf(new Leaf(string("Leaf D")));
root->Add(leaf);//添加叶子
root->Remove(leaf);//移除叶子
//显示树形结构
root->Display(1);
return 0;
}out
-root
----Leaf A
----Leaf B
----composite X
-------Leaf A
-------Leaf B
-------composite Y
----------Leaf A
----------Leaf B
----Leaf CCASE 职工: 职工及下属职工
[*]场景描述
[*]我们有一个类 Employee,该类被当作组合模型类。
[*]CompositePatternDemo 类使用 Employee 类来添加部门层次结构,并打印所有员工。
[*]step1 创建 Employee 类,该类带有 Employee 对象的列表。
[*]Employee
import java.util.ArrayList;
import java.util.List;
public class Employee 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String dept;
private int salary;
private List<Employee> subordinates;
//构造函数
public Employee(String name,String dept, int sal) {
this.name = name;
this.dept = dept;
this.salary = sal;
subordinates = new ArrayList<Employee>();
}
public void add(Employee e) {
subordinates.add(e);
}
public void remove(Employee e) {
subordinates.remove(e);
}
public List<Employee> getSubordinates(){
return subordinates;
}
public String toString(){
return ("Employee :[ Name : "+ name
+", dept : "+ dept + ", salary :"
+ salary+" ]");
}
}
[*]step2 使用 Employee 类来创建和打印员工的层次结构。
[*]CompositePatternDemo
public class CompositePattern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Employee CEO = new Employee("John","CEO", 30000);
Employee headSales = new Employee("Robert","Head Sales", 20000);
Employee headMarketing = new Employee("Michel","Head Marketing", 20000);
Employee clerk1 = new Employee("Laura","Marketing", 10000);
Employee clerk2 = new Employee("Bob","Marketing", 10000);
Employee salesExecutive1 = new Employee("Richard","Sales", 10000);
Employee salesExecutive2 = new Employee("Rob","Sales", 10000);
CEO.add(headSales);
CEO.add(headMarketing);
headSales.add(salesExecutive1);
headSales.add(salesExecutive2);
headMarketing.add(clerk1);
headMarketing.add(clerk2);
//打印该组织的所有员工
System.out.println(CEO);
for (Employee headEmployee : CEO.getSubordinates()) {
System.out.println(headEmployee);
for (Employee employee : headEmployee.getSubordinates()) {
System.out.println(employee);
}
}
}
}out
Employee :[ Name : John, dept : CEO, salary :30000 ]
Employee :[ Name : Robert, dept : Head Sales, salary :20000 ]
Employee :[ Name : Richard, dept : Sales, salary :10000 ]
Employee :[ Name : Rob, dept : Sales, salary :10000 ]
Employee :[ Name : Michel, dept : Head Marketing, salary :20000 ]
Employee :[ Name : Laura, dept : Marketing, salary :10000 ]
Employee :[ Name : Bob, dept : Marketing, salary :10000 ]CASE 电脑与零部件
[*]电脑型号A与各个零件,电脑型号B与各个零件
CASE 总公司、分/子公司、部分之间的关系
https://img2024.cnblogs.com/blog/1173617/202504/1173617-20250422094638718-612138827.png
CASE 算术表达式
[*]算术表达式:构建一个由操作数、操作符和子表达式组成的树形结构。
CASE GUI: 容器组件与子组件
[*]GUI组件:在Java的AWT和Swing库中,容器(如Panel)可以包含其他组件(如按钮和复选框)。
CASE 文件系统
[*]浏览文件。 在文件系统中,可能存在很多种格式的文件,如果图片,文本文件、视频文件等等,这些不同的格式文件的浏览方式都不同,同时对文件夹的浏览就是对文件夹中文件的浏览,但是对于客户而言都是浏览文件,两者之间不存在什么差别,现在可用组合模式来模拟浏览文件。
[*]复制文件:一个个复制,或者整个文件夹复制
[*]文本编辑:对单个字操作/整段文字操作
H FAQ
Q: 透明组合模式 和 安全组合模式 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,那么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哪一种呢?
[*]答:既然 组合模式 会被分为两种实现,那么肯定是不同的场合某一种会更加适合
即: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[*]透明组合模式 将公共接口封装到抽象根节点(Component)中,那么系统所有节点就具备一致行为,所以如果当系统绝大多数层次具备相同的公共行为时,采用 透明组合模式,也许会更好(代价:为剩下少数层次节点引入不需要的方法);
[*]而如果当系统各个层次差异性行为较多或者树节点层次相对稳定(健壮)时,采用安全组合模式
Y 推荐文献
[*]设计模式之总述 - 博客园/千千寰宇
X 参考文献
[*]设计模式:组合模式(Composite Pattern) - CSDN
[*]组合模式 - 菜鸟教程
本文作者: 千千寰宇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ohnnyzen
关于博文:评论和私信会在第一时间回复,或直接私信我。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日常交流:大数据与软件开发-QQ交流群: 774386015 【入群二维码】参见左下角。您的支持、鼓励是博主技术写作的重要动力!
来源: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,如果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页:
[1]